1、君子之学必好名。

2、读书不独变气质而已也;观理则知义理所必然矣!故凡读经、子书及古人文集等类者,皆宜先略明大义所在.若仅泛浏览数行即欲求通其意旨以了其事功,是犹 ⁇ 缘木而救火耳。

3、大抵有全才而无专识之人断不能成大事。盖心有所主便自难于定一业之功绩,况乎区处事物纷繁之际?惟能专心致志以求精微之处则为得力之所由立见成效者也。

4、天下事未有不由于艰苦中来者。今人动曰平易近中何患无进益耶?殊不知天资虽高亦从勤苦得来。所谓一分耕耘方有一分收获也。世人徒羡人之逸豫而不念己之苦衷,以为轻而易举可获成功,不知世间尤物至多偏生奢惰二字,是以说虚浮华众莫甚焉。(《家训·治身》)

5、吾人为官处世不可随俗沉潜委靡因循苟且但尽自己能力做去便是第一件要著。至于那些应否酬报恩德以及如何报答等等却不必过虑在意(如应酬之类)只要常存此一片善心自有神鬼护佑保佑你一生平安无事(《与弟国荃》 )

6、人生境遇本不同随处随时须自重。凡事当留余地五字极重要。余尝谓:天地间之事不如意者居多既已如此只好退一步想海阔天空地少荆棘路加坦途那有许多不平的事放在心中?( 《示四侄正思手迹 》 )

7、凡人作事事在认真不在聪明用晦昧为韬光养晦藏拙守愚才是保身之道 (《复邓石阳》(同治三年))

8、古人云:"取乎其下斯为之上",岂非庸人所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