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十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的总任务和主要矛盾:一是集中力量进行以"三大改造"(即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革;对企业个体经济的资本主义改造;对农业的合作化道路。)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二是逐步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二)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并尽快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979年底提出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81年初又进一步明确要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85年后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工作之一,1990年代后要求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分配制度,1992年以后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1994年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6年在制定跨世纪发展目标和规划时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等方针,1997年以来则突出地强调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1999年的十五大报告首次鲜明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01年和2002年又分别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新世纪的新要求和重要内容,2002年十六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的根本方略,2003年十七大把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法制轨道,2004年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才,2007年十八大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作出了深刻阐述,2008年起连续三年召开全国金融会议,2010年七中全会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2011年十二五规划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若干意见》都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2013年十二三中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2014年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形式确定设立雄安新区。201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文件部署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201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正式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2017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2018年十三五开局起步,2019年十四五六相继发布,2021年二十字指导思想和二十四字的工作方针先后颁布,2222年二十二大胜利闭幕,2324年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作出决策,2525年六稳工作和六个方面重点工作的具体举措陆续推出,2626年年会上的主题报告系统总结了五年来的成绩和经验,3028年六大历史性变革和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启,3129年中办印发的通知明确了2020年到本中叶的发展方向,3530年四中全会再次重申了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精髓——四个自信,431O年五次全会做出了从现在起至建章立制完成前不搞运动的具体安排,532X年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6338年金句频出、7406年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8444年前所未有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