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鸟儿都怕寒冷何况是留鸟?它们宁愿在荒冷的沙滩上度过自己的晚年也不肯栖息。比喻人处境困难或生活清贫而坚守节操。(《唐诗三百首》)
作者背景及写作时间:
此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七言古诗组词(又名"卜算子"。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这是第一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七日这一天。当时苏东坡因反对新法而被劾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期间写了两篇作品:《定风波》和本诗的序文。《定风波·三月七日》,即作于此前不久。
【原文】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1),时见幽人独往来(2)。缥缈孤鸿影(3),惊起却回头(4);有恨无人省(5), ⁇ 立斜阳(6)(7).
(2)翻空白雾敛遥空(8)、山染修眉青;玉容憔悴损(9)、慵对客、羞明镜(12)!朝来庭下走(13):云破月窥中(14)......
(3)飘然落笔摇书卷(15),笑傲凌风踏雪行(16)。纵酒欲谋良夜醉(17),还家犹得细灯明(18)——试问岭南应不好(19)?——只今惟把流离叹(20!)
注释:(1)漏:(còu )古代计时器名,用滴水为度,正午刻分以滴孔所水滴出数计日晷之长短,故称。这里指夜晚的时间。 (2)幽人 :隐士高人。 (3)杳冥 (yǎo míng ) ,形容极远的地方看不见踪 影 。 (4) 却回身 (4):《世说新语》:王恭闻阮咸至皆披草而行,(庾亮)便下车答礼曰:"何不南向坐!"(袁宏道集笺注引李善注:"谓车马避路也。) (5) 有恨 无情处(7),《全唐五代词》。 (6) ⁇ (qī qūn ),孤独无依的样子。 (7)夕阳西下,太阳偏西的景象,多用以表达迟暮之意绪,如辛弃疾《菩萨蛮》(郁 孤台下清江水)《浣溪纱》(一曲新词 酒一杯)、《登飞来峰》(飞阁危楼去天半)《望海潮》(梅英菊淡烟轻笼8)等等。
(8)白露横江秋一色,《历代诗歌选释》;亦用作名词。
(9) 玉颜消瘦损”,《全 唐 五代 词》)。
(10) 朝来庭院 走 (《全 宋 诗》),早晨起来从院里出来。
(19)“ 只 今 唯 把 流离叹”(《全宋词》)。
(20)、“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