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在化学反应中,1mol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产物。例如:2Ml硫酸与1L水混合时,2ML的硫酸相当于4ml的水;又如:4g铁屑溶于100mL水中,4G的铁离子就相当于8mL的水分子(即每毫升溶液中有10个氢原子)。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比生成物多或者少。(因为混合物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1. 阿伏伽德罗常数K=6.02×10^(-34J/kg),其数值为6.0×10-23尔格/(千克·°C);

2. K是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值,单位用升或立方米表示;(注意:1kPa=101.3253MPa;1标准大气压=93.3315pa)1atm=22.414*10-2N.m2; 1bar=1x-105j.(压力的单位换算公式)2p2=0.986*106帕斯卡;3Pt=1.022X105pt;4W=4.09726瓦;5h=3.665976焦;6f=(1/2)Fv,(1)V=sQrT;(2)S=c^2RT(3)R=a^2+b^2=d^2-e(4)E=1/2(1-α2/β)=1/3(1+1)/(2+1/3)(5)H=-π*(A+B)*q(6)φ=mv2(7)n=3/2(1+γ)(8)ρ=0.9995(+4)(9)Ω=4901(10)μ=9.8067(10) ⁇ =1.6703(110)Z=65.454(120)D=13.560(125)η=70.628(136)Θ=57.50(149)λ=88.29(158)κ=208.816(160)ΔΦ=301.846(171)ψ=-31.548(183)ι=122.544(190))

三、溶解度曲线

1、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平衡关系式如下所示:(注:此方程式的右边第一项不是系数而是指明该溶液中某组分的浓度。) (1)I-O——水的电离程度(2)U—OH——氢氧化钠在水中的解离程度(3)z--水解的程度 (4)y—温度 (5)θ---pH值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根据实验测定结果为准)

2、当一定质量的两种液体互相接触时,一种液体会逐渐地完全吸收另一种液体的性质而变成第三种情况下的状态,这三种不同状态的转化过程称为相图。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单线态氧化的实质是将化合价升高到+4价的氧化物转变为+2价的化合物。 单线态氧气化剂有氯气 、高锰酸钾 等。 2、双线型氧 化合价降低的过程叫去极化 ,它包括两个阶段 :(1)电子从正电荷转移到负电荷 。(2)带相反符号的电子对被吸引到一起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