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3-6岁)
1、6岁以下:是指出生满28天至不满36个月的宝宝。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学习各种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满足自身的需求。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是自我中心性明显增强,对成人的依赖性减弱,开始出现自主意识萌芽的倾向,如要求自己吃饭等;67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掌握一定的行为规则并能遵守这些规范了。
2、6-12个月龄的宝宝是婴儿期的后期或学步期的前半部分,6—10个月的宝宝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10-12月龄宝宝的动作技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能独立行走几步路了。此阶段的宝宝在生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认知的发展仍处在初级状态。
3、1-3岁的婴幼儿正经历着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化的转变过程。3岁左右的孩子在感知方面已有相当大的提高,3岁半时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4岁时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5岁的时候孩子就能认识几百个汉字了;3到4周岁左右的时候,孩子会主动与人交往并建立友谊;4岁以后的孩子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5岁开始产生最初的性别概念,78岁则会出现第一逆反心向,910岁时会产生第二逆的反叛情绪,12岁以上则会进入青春期。
二、小学生(12-15岁):
1、小学低年级学生(6--7) : 6——9周岁的孩子在智力上的表现非常突出,他们的思维活跃程度高且具有较大的可塑空间,因此家长要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培养及开发,比如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或者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来促进其大脑的发育等等。(注:6---7岁为幼儿园大班)。
2、小学中年级(10-11), 10——11周年的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变化不大。但是他们在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等方面却有很大的提升。所以父母要注意对孩子的引导以及帮助孩子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3、 小学高 年 级 ( 12-13 ), 12—— 13 周年级的 学生 在 智 力 方 面 的 发 展 相 对 于 低 学 段 有 所 不 同 , 这 个 时 候 孩子 正 值 成 长 高 速 度 、 多 变 性 最 强 烈 之 处 。这时的 父母 要 注 意 教 养 与 帮 助孩 子 把握 好 自 己 生 存 和 社 会 环 境 中 各 种 条 件 及 关 系 ;同时还要注意让孩子养成良好地习惯。
4、 初中生(15-18岁):初中生的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思想趋于成熟稳定。由于身心迅速发展和知识经验的丰富积累,中学生容易表现出强烈的成人感,渴望独立的愿望强烈,希望摆脱家长的束缚和控制。这时,父母的教育方法应从单纯注重传授书本知识和技能转向关心和指导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问题上来。
三、青少年(18-25 岁 )
1、18-22岁青年初期(17-23);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是在高中读书,属于中学时代的后一阶段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