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度的定义是:传感器对输入信号的敏感程度。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有输出信号的大小、稳定性及线性度;测量范围和精度(量程)等。其中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其灵敏度值了。那么什么是灵敏度?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

1、灵敏度概念

灵敏度是指被测物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引起一定大小的位移或变形的能力称为物体的灵敏度。

2、灵敏度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灵敏度和准确率进行区分。一般来讲,如果按照国家标准来划分的话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检测原理分为热敏元件的灵敏度与压电元件的热阻系数之比为灵敏比;

2)按测试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常温下的灵敏性与高低温时的敏感性两种类型.前者指室温时灵敏度的高低,后者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灵敏度的好坏.

3)按使用环境不同还可以分成通用型灵敏性和专用型的灵敏度两类.通用型适用于各种场合的使用要求而专门设计的灵敏度则具有特定的适用性。

4)按用途还可划分为普通型和特殊型两大类,即用于工业生产的灵敏度高于家用产品,应用于精密仪器仪表中的灵敏度要远远大于一般的日用电子产品。

5、灵敏度计算公式

对于某一物理量的灵敏度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式中P1——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大小,MPa; P2——该点的压力变化情况; F0—零位点处压力为零的位置,Pa;F1—工作状态的点A处的压力数值。

6、灵敏性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来进行测量的作用。例如电阻器是用来将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热能转换为内能的一种器件,当它接入电路后就能起发热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特性来实现一个简单的加热功能。但是我们在实际使用时会发现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个电阻器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甚至无法正常使用,这时我们就必须更换一个新的电阻器才能继续实现我们的目的,这就是所说的灵敏度不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