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公式:F=G-N

1、 F——漂浮物体(或液面以下)所受到的浮力;

2、 G——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值。这个数值与物体重量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即g的平方等于mgh/kg.m2;(注意是质量单位不是体积的单位);

3、 N——液体密度和气体密度的比值为1:1.33。(水的比重为1.0151.25)。根据这一原理可以计算出不同物质在水中不同的重量、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重量变化情况等物理量。例如计算一千克的盐在0°C时有多重?

(1)若盐水比重为1.005×103 kgm3,那么1公斤食盐的质量就是:1.005-1=0.0459克

(2)当水加热到100度的时候,1升水中含有的热量相当于:150-300大卡路里

(3)如果水温升高至200摄氏度以上,2升的热水中所包含的能量就相当于500-1000千卡的能量

(4)如果是海水的话,200摄氏度和300摄氏度的海水和淡水相比,100毫升的水所含能量的区别大约是在10焦耳左右。所以每升水里含有约0.5毫克的钠元素。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L的海水喝掉后只损失了0.05-0.06微克的钠离子

(5)我们都知道人体每天需要摄入一定数量的钙来维持骨骼健康生长及正常生理功能。2l饮用水中的含量约为0.03毫克

(6)而人体内每天的所需钙质量为800-1200微克。也就是说喝两杯250ml左右的纯净水下肚以后体内已经消耗掉了0.2-0.5毫克的钙元素。由此可见喝水对于人体的作用是非常微小的!

7、浮力的定义式中f表示的是流体对悬浮物的表面张力的大小;n表示固体颗粒的数量;ρ代表流体的重度,一般取1.5×10^3 m3/S3。

8、通常情况下,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取决于其本身的质量和其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压强P=(M+V)×a2/r2。其中p指的是压力强度系数,它反映了受力面积A除以受力高度R所得的比率,称为正应力比例系数α;v则是作用于该点的切向速度分量;a是指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截距长度,用s 表示,则a2= V/2 。

9、由于液体内部存在粘性阻力,所以在同一深度上流速越大越容易产生分层现象。

10、在同一水平面上,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粘度增大且静摩擦力也加大;同时因粘滞性使分子间相互碰撞次数减小而使扩散能力减弱,因而造成各层之间浓度逐渐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拉乌尔定律"。

11、由拉氏定理可知,在一定条件下,(1)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处的剪切应力和内摩擦角相等;(2)同种材料组成的两个系统间的接触面的总滑动摩擦力小于它们各自的绝对滑移功;(3)在同一种材料的相邻两层内的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热大于它们的导热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