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简称MEM)是专业硕士学位的一种。我国自1991年试办以来至2002年底已累计招收全日制学生5万人;目前在读的全日制研究生达40多万人、在职攻读人员近30万人;每年毕业人数在3万多人左右。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扩大,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2002年初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设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领域,并同时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和管理办法,使我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 概念
工程硕士是我国新设置的一个学科类型,其目的是为工矿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而设置的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层次的教育形式,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学历中的一部分。根据《关于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直接攻读研究生的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05年开始全国各高校不再进行联考招生了,而是采取单独考试的方式来进行录取的。(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的通知》)
二. 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是为工业界或政府部门及非盈利机构输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层专业人才。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高强度的实践锻炼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技能。
三. 设置目的
1、满足社会需求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十五"期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就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仍将以传统行业为主流,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且不平衡。因此,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受制于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有限,导致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特别是高端技术的研发能力不足更是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国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出口创汇,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提高就业质量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的专业课程内容陈旧过时、知识结构不合理等所致,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无法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变化。为此,必须尽快调整现有教学模式和方法来应对这一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实力和社会适应性。此外,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支撑点。但是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只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初级专业技术工人,而无法为企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因而造成许多企事业单位出现用人难的问题,尤其是生产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招不到合适员工的现象。针对以上情况,《工学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2.0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 版》),旨在解决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师资短缺问题和毕业生就业难的难题。《方案 1.0 版》已于 2003 年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