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简介

"十一五"期间,"十五"以来我国实施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研制项目(以下简称国重)共417项。其中:大型科研仪器和实验装置类100 项、基础前沿技术研究类和公益研究设备研发与示范应用类 350 项;已验收或正在进行的国重的数量为 233 个,占全部项目的 64.6% 。目前已完成验收的 430个 国重在 "十二五"(2011年-2015 年 ) 的建设周期内继续得到支持 , 共 1552个 ; 正在进行中的 522个 项目在 "十三五 (2016-2021年 ) " 继续给予经费资助。

一、重点任务领域及方向

根据《国家重点公益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以及科技部有关通知精神,《规划纲要》(2011-2020)确定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今后五年优先支持的重点工作 :

1、 大型科研仪器和试验设施

(1) 大规模蛋白质筛选平台系统

面向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需求,开展大规模蛋白分子量测定方法学研究和性能评估技术集成验证等工作,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产权的大规模蛋白质分离纯化新工艺和新装备,建立高效稳定的蛋白质制备新技术与新流程并实现产业化生产与应用推广。同时通过构建高密度高通量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集和分析体系,促进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药物发现模式变革和创新药物的精准设计及其优化合成过程的研究和应用。

(2) 高通量大容量细胞培养箱

针对当前制约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围绕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展开创新攻关。主要包括新型动物模型制作技术及配套硬件设备的开发和制造能力提升、多通道微流控芯片实验室成套设备和系统的开发及应用、高速冷冻离心机系列产品的改进升级等方面的工作内容。

(3) 超低温冰箱

瞄准高端医疗诊断和治疗器械产品对超低温环境的需求缺口,加强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加快推进医用级超低温冰箱的应用转化进程。

(4) 生物安全柜

以病原体检测为主攻目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手段和高精度传感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推动微生物危害性监测预警与控制装备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满足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5) 智能型洁净手术台/床

适应现代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要求,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和专业人才团队的优势,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临床用医疗器械的核心技术与生产工艺难题,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规范规程,增强国产替代进口的能力,逐步缩小与国际同类产品的差距,努力成为国内领先的产品品牌和企业标杆企业。

2、 基础学科前瞻性和交叉融合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聚焦能源与环境、材料化工 、农业食品 等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问题 , 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工作,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

3、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按照公共服务的总体思路和要求 , 重点打造若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