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于1948年成立时定下的第一个世界性纪念日是5月23日为"奥林匹亚日",即古希腊语中表示光明、艺术和音乐的神。从1928年起改为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为"国际奥林匹克日"。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和平与友谊高于一切"、"相互理解、珍视和维护团结以及集体利益应成为所有人民的基本要求";而奥运会则是人类最高水平的竞技活动;因此,《奥林匹克休会组织法(草案)》规定:"每一届夏季奥运会的举行均应以促进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及鼓励他们参加公平竞争为宗旨","并应为发展世界各国体育运动和文化服务"(见附一)。

由于现代体育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1948年6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次和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举办的奥运会被分别命名为:1920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市举办的首届夏蒙尼运动会(1924) 和1920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冬季大 运会 (1932),这两次大会都是非正式的国际 奥林匹克 日。1949年第3届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4界奥运会则被定为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正式的 世界性的 奥利匹 克 节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新型运动项目不断涌现,如花样滑冰 、游泳 、射击 、射箭 、自行车等相继问世 ,使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样,这些新运动的出现也大大促进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同时为了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和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之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1980 年在国际奥委 会 的倡导下制定了 《 全民健身体育计划 (1980-1982)》,并于1984年正式颁布施行。《全 国体锻计划 》 将每年的8 月 8 日 定为全国的全 民 健身 周期。1986年又将这一日期改称为 " 奥 林匹克周 ",1987年的这一天又被确定为" 奥林匹克日 ",1988年开始由原来的两天调整为一天,1999年为迎接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来临又再次将其延长到2001年12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2002年以后又恢复了原样,2003年后不再设立此节庆日的庆祝方式。

目前我国已经确定把 每一年的 7月份第二周的 星期五 作为全国人民的 体育休闲 文化节 - 中国北京 奥林匹克 日。